老趙我是80后,雖然我們生活的年代物質并不是特別的豐富,但我們這一代并沒有吃太多的苦。
但我們的父母生活的年代卻是吃了不少苦,因此他們是非常節儉的。
雖然現在整個社會物質生活很豐富,但我們的父母們還是秉承「節儉」這個傳統美德,他們不會浪費,只會勤儉節約的過好現在的日子,會為未來的日子做積蓄。
比如我媽日常的節儉行為,那簡直堪稱為生活的藝術,那簡直就是過日子的典范。
01、用絲瓜絡這個神器刷碗
現在的00后很少見到這個東西了,但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80、90后對此并不陌生,相信在小時候都用這個東西刷過碗。
我媽也是這樣,雖然現在同我們一起在城市生活,但她還是喜歡用絲瓜絡刷碗。幾年了,我們都沒有買過鋼絲球,沒有買過刷碗巾。
都是每年我媽回老家上墳的時候從老家親戚那里帶回絲瓜絡用。
用我媽的話說,這東西刷碗不僅僅好用,還省錢,每次洗潔精只擠出來一點點就行。
我媽還說,這樣省下來的錢咱們就能多割幾斤肉,多包幾次餃子,這多好,一點都不虧。
02、每次購物的塑料袋都留著當垃圾袋用
平常家里買菜做飯的活都是我爸媽包了,我和媳婦下班一般都會帶回來水果,偶爾也買點時令蔬菜。
無論買什麼回來,我媽都會專門的把裝東西的塑料袋收集起來。
剛開始我不理解,後來才發現我媽就用這些收集的塑料袋裝垃圾,當垃圾袋使用。
比如比較小的塑料袋就裝削的果皮、菜葉這些濕垃圾,然后袋子口一扎,扔進套在垃圾桶上的大塑料袋里面,這樣夏天這些濕垃圾就不會招小蟲子,十分方便。
自從我媽搬來和我們住的這幾年,我們家就再也沒有買過垃圾袋,現在我和媳婦也養成了習慣,每次都把塑料袋收起來,還大小分開好方便實用。
03、紙箱子空瓶子不扔,攢起來賣了
我們年輕人喜歡買快遞,這就有了不少紙箱子,還有平常喝牛奶的箱子,我媽都會把這些紙箱子收起來,整理的整整齊齊的,等整理的夠多了,就一次性賣掉。
還有夏天喝的寶特瓶子,飲料瓶子,我媽都會給收起來,還有就是家里小朋友用過的廢紙,寫完沒用的作業本子,我媽都會將其收起來,等攢多了當廢紙賣。
但我媽從來不從外面撿紙殼子,并且只要收集的有,就賣,這樣雖然我媽也收集紙殼子,但一點都不影響家里的衛生。
每次看到它賣紙箱子之后樂呵呵的回來,給小孫女帶點好吃的,我們也為她感到開心,其實這些也賣不了多少錢,但這樣她不但有事做,還鍛煉了身體,何樂而不為呢?
04、每次都是晚上買第二天的菜,因為晚上便宜
我爸媽還有一個習慣,那就是習慣晚上去買菜買肉,剛開始我不理解,問他們為什麼不上午買?
他們說上午的菜和肉都比較貴,說現在小區門口幾家買菜的競爭,都不賣隔天菜,都是晚上8點以后就打折,這時候買著最實惠。
他們還給我算了一個賬,一天晚上買菜能便宜兩三塊,一個月就是幾十塊,一年就是好幾百塊。
再加上買肉便宜的錢,一年就能省一千多塊。
他們說他們晚上吃完飯沒事干,就到外面散散步,順帶就把菜和肉買了,這樣不僅僅鍛煉身體了,還能省錢,一舉兩得,多好。
05、洗澡放的冷水收起來沖馬桶
我媽專門讓我從工地帶回來一個大塑料桶,每次洗澡的時候要放冷水,她就把這些冷水放進塑料桶內,用這些水澆花,沖馬桶。
我家廚房洗菜池水龍頭因為用的時間久了,有點關不嚴實,會一滴一滴的緩慢滴水。我本來想著再買個好的水龍頭換上。
我媽說不用,只要不做飯,她就用一個大不銹鋼盆放在那里接水,半天能接一盆,晚上能接一大鍋,然后用這接的水洗菜做飯。
06、洗潔精、洗發水和牙膏直接用的干干凈凈
家里洗潔精和洗發水用完后我媽不是直接扔掉,而是擰開蓋子往里面接點水,晃晃后再用兩次,然后再扔。
我媽用牙膏也是要把里面擠的干干凈凈之后再扔。
我給我媽說沒必要費那個勁,這又省不了多少錢。
我媽說:習慣了,感覺里面剩的還能再用兩次,扔了感覺可惜。
07、肥皂頭,香皂頭捏一起就是大塊香皂
家里人多,每次用省下來的香皂頭、肥皂頭我媽都不扔,給它們加點水,把它們捏到一塊,陰干表面的水分就又是一大塊香皂和肥皂。
08,在陽台上種點菜
我喜歡泡茶,買的大桶礦泉水,用完后我媽把瓶子收起來,從中間剪開,在陽台上種了一點菜。
當然大型的蔬菜種不了,就種點青菜、插蒜瓣種點蒜苗香菜韭菜之類的。
我媽說中午就他們兩個人在家,陽台上的蒜苗或者韭菜雖然不多,但足夠他們兩個中午做面條吃了。
09、玻璃的瓶瓶罐罐也有用
家里有時候吃罐頭剩下來的玻璃瓶我媽會給它清洗干凈,晾干之后分門別類存放各種豆子,用起來也是很方便的。
10、大蒲扇比空調管用
我媽的房間里面我也裝的有空調,還專門給我媽買了一個落地扇,但我媽還是習慣用她從老家帶過來的,用了好多年的大蒲扇。
我媽說空調吹的溫度太低,不舒服,電扇吹的人頭疼,還是大蒲扇用著最順手。
就這樣,除非天氣特別熱的時候我媽才開空調,還把溫度調到最節能的28度,其它時候都是邊扇蒲扇邊看電視。
我閨女小時候睡覺,都是我媽在旁邊給她扇著蒲扇,那畫面真的很美,那才是生活的畫面。
這就是我那節儉的媽媽,這就是我媽的生活,她從來不講大道理,但她卻是在踏踏實實的過日子,他們那一代人才是真正的傳承了我們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。